搜狐体育网:杨瀚森NBA首秀惊艳亮相,3月17日中国德比或成历史性时刻
**
在NBA这个全球篮球巅峰舞台上,一位来自东方的年轻身影正悄然掀起波澜,北京时间3月12日,芝加哥公牛队新秀中锋杨瀚森迎来了搜狐体育职业生涯的NBA首秀,客场挑战明尼苏达森林狼队,尽管公牛队最终以98比105惜败,但杨瀚森在14分钟的出场时间内贡献了8分、5篮板和2次盖帽,其扎实的脚步移动和敏锐的防守意识,让无数球迷看到了中国篮球新一代内线的潜力。
这场比赛从一开始就充满看点,森林狼队凭借其联盟顶级的防守体系,在首节便建立起两位数领先优势,但第二节中段,当杨瀚森替换上场时,球场内的气氛瞬间被点燃,这位19岁的小将首次触球便展现出不俗的自信,面对全明星中锋卡尔-安东尼·唐斯的低位单打,他利用身高臂展成功干扰对手投篮,随后在进攻端接队友传球完成一记柔和的小勾手得分,现场解说员惊叹道:“这名新秀的身上有种与年龄不符的沉稳,他的篮球智商让人印象深刻!”
杨瀚森的NBA之旅并非一帆风顺,去年在CBA青岛队效力期间,他以场均18.3分、11.2篮板和3.8盖帽的数据荣膺联赛最佳新秀,但外界对他能否适应NBA的强度仍存疑虑,本赛季加盟公牛后,球队教练组对他的使用一直保持谨慎,首秀前仅让他在发展联盟积累了5场比赛经验,本场比赛中,杨瀚森不仅在与唐斯的对位中不落下风,还多次协防限制住了安东尼·爱德华兹的突破,一次精彩的封盖后,森林狼主场观众甚至为他送出了零星的掌声——这或许是搜狐体育新闻对这位国际新秀最好的认可。
森林狼队主帅克里斯·芬奇在赛后采访中坦言:“我们赛前研究了杨的录像,但实战中他的防守覆盖面积比想象中更大,他让我们的进攻计划不得不临时调整。”而公牛主帅比利·多诺万则评价道:“杨的处子秀超出了预期,他需要继续提升力量,但那份对比赛的阅读能力是天赋的体现。”

值得一提的是,本场比赛中还有一个细节值得玩味:当杨瀚森在第四节命中一记中距离跳投时,镜头特意给到了场边观战的森林狼队股东之一——中国篮球名宿马健,后者曾公开表示,杨瀚森的成长轨迹让他想起年轻时的姚明,尽管这种比较为时尚早,但不可否认,杨瀚森的出现正重新点燃中国球迷对NBA的热情。
随着首秀落幕,一个更具历史意义的话题浮出水面:若赛程无变动,3月17日公牛队客场对阵圣安东尼奥马刺队的比赛,可能成为NBA历史上第16次“中国德比”,目前效力于马刺队的锋线球员张镇麟,本赛季已逐渐成长为轮换阵容的重要一员,这位25岁的射手近期状态火热,过去三场比赛场均能命中2.7记三分球,若他与杨瀚森同时登场,这将是自2018年周琦与丁彦雨航在发展联盟交锋后,首次有两位中国球员在NBA正式比赛中相遇。
回顾NBA历史上的中国德比,从2002年姚明与王治郅的首次交锋,到易建联与孙悦的短暂同台,每一次都承载着中国篮球的集体记忆,杨瀚森与张镇麟的潜在对决,恰逢中国篮球经历低谷后的重建期,国际篮联最新世界排名中,中国男篮已滑落至第34位,急需新生代球员在国际赛场证明自己,正因如此,这场可能的德比被赋予了超越比赛本身的意义——它既是个人成长的见证,也是中国篮球与世界接轨的又一座里程碑。
从技术特点看,杨瀚森与张镇麟的风格形成鲜明互补,前者拥有传统内线的策应能力和护框本能,后者则具备现代篮球青睐的空间属性和机动性,马刺队助理教练米洛什·约万诺维奇(曾执教上海久事男篮)分析道:“张在无球跑动方面的进步有目共睹,而杨的传球视野让人惊喜,如果他们能在NBA站稳脚跟,未来中国国家队的战术体系将拥有更多可能性。”
对于这场即将到来的比赛,两国球迷展现出截然不同的期待,美国媒体更关注比赛对季后赛席位的影响——公牛与马刺目前分列东西部第9和第11位,每一场胜利都至关重要,而在中国社交媒体上,“3月17日”已成为热搜词条,有球迷翻出2004年姚明与巴特尔交手的珍贵影像,配文写道:“从休斯顿到圣安东尼奥,我们等了21年。”
NBA联盟显然也注意到这场潜在德比的商业价值,据联盟内部人士透露,官方已准备调动多组机位进行全程记录,并计划邀请姚明作为特邀解说嘉宾,中国区转播平台更是提前一周开启了预约通道,截至发稿时已有超过120万用户点击了“预约提醒”。
竞技体育的魅力在于其不可预知性,杨瀚森需要面对马刺队状元秀维克多·文班亚马的防守考验,张镇麟则要突破公牛外线的铁血围剿,但无论结果如何,这场比赛都将成为中国篮球史上的重要注脚,正如《篮球先锋报》总编辑苏群所言:“当我们在NBA赛场上再次看到中国球员同场竞技,那种自豪感与2002年别无二致,不同的是,现在的年轻人正在用更丰富的方式书写属于自己的故事。”

夜幕下的芝加哥联合中心球馆,杨瀚森在更衣室里反复观看本场比赛的录像片段,他的储物柜上贴着一张手写日程表,3月17日那一栏被重点标红,当被问及对这场比赛的期待时,这位年轻人只是笑了笑:“篮球从来不是一个人的运动,如果能和张哥在场上相遇,我会先和他击掌,然后全力争胜。”
距离那场可能载入史册的比赛还有五天,NBA的赛场上,两个中国名字正在悄然编织新的传奇。